世博威国际展览有限公司

industry_news

行业新闻

联系我们

网站首页 > 行业新闻 > 正文

专家:发展养老服务业的战略思考

发布时间:2014-12-10 10:25:26来源:http://www.ylexpo.com点击次数:

人口老龄化是二十一世纪世界性的重大问题,也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必须面对和要解决的关键问题。人口老龄化给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严峻挑战的同时,也为我国养老服务业的发展提供了重要机遇。面对日益严峻的人口老龄化形势,必须充分利用政府与市场“两只手”的力量,坚持走“政府引导、市场主导”的社会化养老发展道路,大力推进养老服务业的繁荣快速发展。

我国人口老龄化的特征和十分严峻的发展态势

我国自1999年进入老龄化社会以来,老龄化水平快速提高。当前,我国人口老龄化呈现出六大特点:

一是老龄人口的基数大、比值高、增长速度快。2013年,我国老年人口数量已达到2.02亿,老龄化水平达到14.8%。根据联合国《世界人口展望2012》的预测,2050年我国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将达到32.8%,高出世界水平的21.2%。人口老龄化速度快,年均增长3%,远远高于总人口1.68%的年均增长水平,也大大高于欧美等国家的人口老龄化速度。

二是在群体结构方面,需要特别照顾的“失能、高龄、三无、空巢”四类人群绝对量和比重都很高。首先,我国是世界上失能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失能老年人口增加迅速。《中国老龄事业发展报告(2014)》显示,未来中国失能老年人口将从2013年底的3750万,增长到2050年的9700万,2053年将超过1亿。当前需要长期照料的失能老年人的影响面涉及一亿多户家庭。其次,我国也是21世纪世界高龄老年人口规模最大的国家。2013年,我国80岁及以上高龄老年人口有2300万,年均增长100万人的态势将持续到2025年,2054年达到峰值1.18亿。第三,无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无赡养人和抚养人的“三无”老人的数量不断增长。第四,空巢老年人口的规模持续上升。2013年中国空巢老年人口占老年总人口的一半,已突破1亿人。

三是在城乡分布方面,农村地区养老问题将更加突出。目前,我国农村留守老人约有5000多万,完全失能老年人占老年人口总数的6.9%,高于城市比重。而农村恰是经济社会发展和社会保障体系相对薄弱的地区,老年人口比重大且结构复杂,农村养老资源贫乏,土地的养老保障功能发挥不足,使得农村养老问题将比城市更加突出。

四是家庭规模小型化、结构多样化和居住离散化,弱化了家庭养老功能,传统养老模式难以为继。我国户均规模由“五普”的3.44人,减少到“六普”的3.1人,较改革开放之初的4.61人下降了32.8%,预计到2015年将首次降至3人以下。非传统类型家庭在中国大量出现,特别是丁克家庭、单亲家庭及单人家庭数量增长尤为显著。我国是当前家庭养老保障功能弱化最显著的发展中国家。

五是劳动力供给和养老资源同时减少,导致“用工荒”和“养老荒”。《中国老龄事业发展报告(2013)》显示,我国劳动年龄人口进入负增长的历史拐点,从2011年的峰值9.40亿人下降到2013年的9.36亿人,劳动力供给格局开始发生转变。企业面临劳动力人口急剧下降带来的“用工荒”挑战,员工“招不到、留不住、用不起”。不断下降的劳动年龄人口,要供养不断上升的老年人口,我国面临的养老压力巨大。

六是“未富先老”与“未富先骄”同时并存。发达国家是富了以后才出现老龄化,或者是“富老同步”,而我国却是在没有富的情况下“未富先老”和“未富先骄”。发达国家是在人均GDP在5000——10000美元时自然进入人口老龄化社会。而我国2000年进入老龄化社会时人均GDP仅为800美元,处于中等偏低收入国家行列。我国老龄化超前于经济发展,应对人口老龄化经济实力薄弱。独生子女和少子化这样一种家庭生态导致了“未富先骄”。

发展养老服务业应对快速人口老龄化的对策思考

大力发展养老服务业既是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有效举措,又有利于填补我国服务业发展“短板”、拉动内需、增加就业和推动经济转型升级。

一要构建多支柱的养老服务业支撑体系,拓展养老资金来源渠道,增强老年人的养老支付能力。

养老最为核心的问题是养老资金来源,即养老资金由谁提供。只要养老服务有效需求足够大,老年人又有实际支付能力,且愿意支付,市场有利可图,则一定会提供这种养老服务。

当前,在我国“未富先老”的人口老龄化背景下,单靠国家社会保障或个人储蓄或子女赡养或企业养老某一方的力量都是不够的。第一,要大力发展企业年金养老、个人养老金养老、储蓄养老、理财养老和以房养老等多种养老“支柱”,增强老年人的养老支付能力。第二,要增强老年人自我养老的观念,引导个人通过养老保险、养老理财计划、弹性退休或者再就业等方式,提高老年人“自抚能力”,为自己的养老问题承担首要和主要的责任。第三,要不断宣传和强化以孝文化为核心的家庭养老文化和亲情纽带,加强子女“赡老”的宣传教育,提高子女对老人的经济供养水平。第四,要完善城乡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基本医疗保险制度、老年护理保险制度和社会救助制度等老年人社会保障制度,增强“制度养老”能力。第五,要加强企业年金制度的社会宣传,完善企业年金投资与管理机制,制定企业年金的税收优惠政策,完善相关法规,鼓励企业积极建立和发展企业年金制度,为员工分担部分养老责任。

二要完善家庭、政府、市场、社会组织紧密协作的多元化养老服务供给主体,促进各主体之间的紧密衔接与合作,不断增强养老服务供给能力。

家庭、政府、市场和社会组织四方主体之间的养老服务合作关系决定着养老服务的质量和发展,要处理好四者关系,增强不同供给主体之间的协作分工。

首先,要弘扬孝亲敬老传统,强化家庭在养老体系中的基础性作用。家庭不仅能满足老年人基本养老需求,还在老年人的生活照料和精神慰藉上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其次,要充分发挥政府对养老的保障性作用和对养老服务业发展的引导支持作用。一方面,要做好公办保障性养老机构的建设,为城镇“三无”老人、农村“五保”老人、低收入老人、失能半失能老人提供无偿或低收费的供养、护理服务,发挥好公办养老机构的养老托底作用。另一方面,要提供养老的制度保障,为市场化养老产业发展“保驾护航”,促进养老产业健康、快速发展。第三,要进一步降低民间资本进入门槛,简化手续、规范程序、公开信息,在财政补贴、税收、贷款、土地等政策方面以及水、电、气、热的价格方面提供更多支持和优惠,引导和支持民间资本和境外资本参与养老服务业的发展,发展多形式、多模式的老龄产业,满足中高端的养老服务需求。第四,要鼓励社会组织积极参与养老服务业发展,包括积极创办非盈利养老机构,增加养老床位供给,发展各种居家养老服务,积极开展各种“为老志愿服务”等。

三要构建多样化的养老服务模式,满足不同类型的老年人多样化的养老服务需求。

家庭养老是我国传统的养老模式,在家养老是绝大多数老年人的第一选择。但单一的家庭养老模式已不能完全适应老年人的养老服务需求,迫切需要构建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养老为依托、机构养老等为补充的多样化养老服务模式。

一是发展居家养老。要适应少子化家庭结构变化,积极推进家庭养老设备信息化建设和无障碍设施改造,探索打造居家与社区照顾、上门服务紧密结合的居家养老模式,提升居家养老服务能力。二是发展社区养老。一方面加强社区配套设施建设,为社区养老发展创造基础条件;另一方面不断拓展服务项目,对老人提出的不同需求提供相应的人性化管理和特色化服务,打造居家养老服务平台。三是发展机构养老。要组织和推进供养型、养护型、医护型养老机构建设,有条件的地区可以建设集生活照顾、医疗康复、文体娱乐等于一体的大型多功能综合养老机构,扩大服务对象范围,满足多层次、个性化的养老需求。推进养老机构现代化管理,培育专业化、规模化的养老服务经营管理机构,增强养老机构自身的发展能力。建立对养老服务机构的监督评估机制,提升养老机构服务质量。此外,要根据人口老龄化形势变化和老年人养老需求变化,积极探索推广旅游养老、互助养老、老年志愿活动等新型补充养老模式。

四要构建和完善经济供养、生活照料、精神慰藉、医疗护理等在内的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满足老年人日益增长的多样化的养老服务需求。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与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居民的需求层次、需求内容日益多样化,因此,要积极构建和完善包括经济供养、生活照料、精神慰藉、医疗护理、文化娱乐、紧急救援、法律援助等在内的全方位、多层次养老服务内容体系,使老年人生活更舒适、服务易获取、权利可实现、地位受尊重。

首先是加强对老年人的经济供养,保证老年人吃、穿、住、用等基本生活需求。其次是提高对老年人的生活照料水平,包括日常生活中上下楼梯、洗澡、上厕所、室内走动等活动的照料水平,实现老年人生活的安全性与便利性。三是在引导和鼓励年轻一代履行赡养义务的同时,要注重老年人的精神需求,即进行一定的制度安排,营造一个尊老、敬老、爱老、养老的社会氛围,保证老年人受尊重。四是做好老年人的医疗护理服务,为老年人提供预防、医疗、康复、护理照料等便捷化、专业化的一体化服务。五是依照老年人不同的兴趣和爱好,组织开展科学、健康、形式多样的老年文化娱乐活动,包括游戏娱乐、体育健身等精神文化服务产品,做到让老年人“老有所乐”。六是加快建立老年人紧急救援体系。加快开发自动报警、紧急呼救等各种紧急求救技术,推动医院等机构建立老年人紧急救援组织和队伍,提高救援队伍的反应速度,提升紧急救援水平。

五要适应银发浪潮需要,促进老年用品市场规模化、规范化发展,大力增加老年用品供给。

一方面,企业要转变发展理念,摆脱“老年人是抑制型消费者”的思想,紧跟银发浪潮,发展老年用品市场,重视老年用品市场的开拓。要根据老年人的用品需求,分析企业比较优势和资源情况,将“细分市场”视作战略布局逐渐搭建,找准企业在老年用品市场中的定位,进行专业化、规范化生产。要不断创新,提高老年用品技术含量,朝着老年用品“多样化、便捷化、智能化”发展。

另一方面,政府要积极引导更多企业主体进入老年人用品市场投资与发展,使老年用品市场不断发展壮大,形成规模化发展。要加强对老年人用品制造企业的金融、税收支持,制定企业贷款的优惠利率政策和投资的税收优惠政策,并制定政府优先采购政策,引导和支持企业围绕适合老年人的衣、食、住、行、医、文化娱乐等多样化、多层次需要,积极参与医疗器械、康复辅具、食品药品、服装服饰等老年人用品市场开发,不断增加老年人用品供给,为养老服务的完善和创新提供硬件支持。同时,针对老年人用品市场发展现状,要加强市场监管,促进市场规模化和规范化发展。

 

上一篇:养老服务产业的商业模式
下一篇:中央通过养老保险改革方案:机关与企业同步改革

客服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