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博威国际展览有限公司

industry_news

行业新闻

联系我们

网站首页 > 行业新闻 > 正文

养老:保险业“蓝海”

发布时间:2014-07-28 14:20:16来源:http://www.ylexpo.com点击次数:

随着中国老龄化问题日益严重,养老成为我国长期的系统工程。十八届三中全会上《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加快建立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和发展老年服务产业”。2月7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合并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和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建立全国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我国对养老事业的建设正在逐步落实之中。在此大背景下,保险行业迎来了养老产业的巨大“蛋糕”,企业年金市场、税延年金、养老地产均是保险行业进军养老市场的发力点。

老龄化提速

老龄化进程速度快。中国人口结构经历了传统的人口发展历程,2000 年开始进入老龄化社会。由于30 多年严格的计划生育政策造成了人口生育率长期低于人口更替水平,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将明显快于大部分发达国家。

老龄人口基数大,高龄人口多。庞大的人口基数决定了我国拥有最多老龄人口。截至2013年,老年数量突破两亿大关,老龄化水平将达到14.8%。到2050 年,65 岁以上老龄人口预计将超过3.3 亿人。人口研究中,通常将80 岁以上视为高龄人口,由于生理机能衰退,高龄老人往往比低龄老人患病概率高,且大多已没有劳动能力,生活自理困难,再加上已长时间退出劳动力市场,用于养老的私人储蓄已经耗尽,是老龄人口中负担最重的被赡养人口。2025 年开始,我国高龄人口将会加速增加,2050 年将达到9100 万。

发达国家进入老龄化社会时,往往已进入较高的经济发展阶段。从进入老龄化社会时的人均GDP 来看,中国为2800 美元,而按照不变价的GDP核算,日本的数据为15100 美元。进入老龄化社会时人均收入较低,我国老龄人口的养老问题相比发达国家,将面临更大挑战。

养老产业的机遇

伴随老龄化加速,未来养老产业将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主题之一,给包括保险在内的多个细分行业带来巨大结构性发展机会。2013年以来,养老相关政策法规层出不穷,较有代表性的包括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对未来养老产业发展提出了指导意见;企业年金、职工年金个人所得税递延优惠政策也于2014年开始实行。未来在包括养老产业的行业标准和行业规范、鼓励民资进入养老产业、年金和个人养老金的税收优惠扩大等方面仍亟待补充完善,特别是对现行养老金框架的修正。

养老金三大支柱失衡。根据1994年世界银行出版的《防止老龄危机――保护老年人及促进增长的政策》,各国在建立养老金制度时应该有三大支柱,即国家基本养老、企业年金和个人补充商业养老,这三者的比例大体上是2:4:4,其中年金的占比可能更高。从我国养老金制度建立情况来看,基本由这三个部分组成,但结构上却和世行建议的比例相去甚远。根据人社部《2003-2012年全国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情况》,截至2012年底,全国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累计结余为2.3万亿元,而企业年金仅4821亿元,至于个人商业补充保险规模则不超过1万亿,这样来看,养老金制度的三支柱占比基本为6:1:3。也就是说,第一支柱占比过重,而本应该发挥主力军作用的第二、第三支柱却严重不足。

养老设施、机构沧海一粟。硬件主要是指包括在社区养老模式下如何给老人提供人性化的养老社区以及相配套的设施。而软件主要指服务方面,包括老年人的医疗保健、社交娱乐、老年关怀等等。我国目前由于养老产业的发展还处于初步的阶段,在软硬件设施建设方面明显不足。相比美国等发达国家,我国每千个老人拥有养老床位数仅为20张,美国则达到40张,差距明显。此外,养老机构的医疗设备短缺、药品种类少、医护人员不足等问题也十分严重。截至2012年,社会服务机构的职工人数为1154.0万人,而这其中医护人员数量更少,远远不能满足需求。

掘金保险业“蓝海”

在老龄化趋势不可逆转的今天,养老问题无疑将增加社会负担。但危中有机,养老产业未来的市场规模和发展潜力不容小觑。根据全国老龄委的数据,2010 年中国老年人市场年需求达到1 万亿元,2050 年左右将达到5 万亿元。而目前中国每年为老年人提供的产品不足1000 亿元,供需之间存在巨大商机。

企业年金市场

2013 年12 月,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和国家税务总局三部委联合发布《关于企业年金职业年金个人所得税有关问题的通知》,企事业单位为职工缴付企业或职业年金事单位缴付部分,计入个人账户时免征个人所得税;个人缴费部分,在4%标准内的部分免征个人所得税;年金投资运营收益分配计入个人账户免征个人所得税;达到退休年龄之后,按月领取年金时全额按照适用税率计征个人所得税。

企业年金作为第二支柱,能够有效补充第一支柱的不足,同时通过个人免税政策激励企业年金市场的快速发展。目前我国企业年金规模5400 亿元左右,参与职工2000 万人,规模偏小,企业和职工参与积极性不高。个人税收递延政策的推进将促进企业年金市场的快速发展。通过税收递延,个人在缴费期能够享受税收减免的优惠,既激励已经参与年金者积极提高缴费规模,又吸引大量新加入者。免税政策的出台将刺激市场上参与企业和参与职工人数的快速增长。

税延年金

作为养老金体系中第三支柱的税延年金已被讨论多年。目前已知的形态为客户在购买分红型年金及万能型年金等产品时,缴纳的保费可以进行个人所得税的税前抵扣,当客户退休或到达约定年龄时,领取年金时再补缴所得税。税收年金迟迟不能开始试行的原因仍在于税的收取问题上,考虑到税延年金政策的实施可以促使更多客户购买年金,缓解社会统筹养老的压力,强化第三支柱在养老金体系中的作用,凭借养老体制改革的东风,税延年金启动的概率将进一步增加。

以台湾为例,其老龄化程度只领先大陆两个百分点,约七个年头,而台湾养老险也在这七年中腾飞。在老龄化和税收优惠两大因素刺激下,台湾人寿保险和年金保险的普及率由2001 年的260%提升到2010 年的316%;投保率从2001 年的135%提高到2010 年的211%;相当于每人拥有2 张以上的保单。

养老地产

险资做养老社区将有效延长产业链,增加盈利渠道,实现全生命周期覆盖,获得超过资金投资假设的收益率,把地产运营的预售期提前至中年投保,实现产品端与投资端直接对接。这一商业模式正在被越来越多的保险公司尝试。保险公司具有广泛客户资源。保险资金大部分来自养老保险等保障类险种,投资养老地产能与相关保险险种提供的服务相结合,直接服务于被保险人。

保险资金注重安全性和稳定性,其投资收益应能平滑周期波动。保险机构应当选择具有均衡稳定收益的投资,才能有效抵御经济周期和资本市场波动带给公司的经营风险。养老产业具有需求刚性、与资本市场关联度较低、收益均衡稳定等特征,投资养老产业可有效提高保险机构资产负债匹配水平。

投资养老地产的回收期长,与保险公司可运用的中长期资金具有良好的匹配性。养老地产初期建设和中期运营的投资规模很大,投资回收期长达10~15年,经济实力不强或没有外部金融工具支持的投资者很难进入这一领域。而保险公司目前拥有6.85 万亿元的可用资金,其中约有80%是寿险资金,寿险资金中约一半是20 年以上的长期资金,四分之一是5~20 年的中期资金,与养老地产投资回收周期十分匹配。

 

上一篇:养老社区发展空间巨大 房企纷纷涉足养老项目
下一篇:养老机构经营风险亟待分散

客服中心